江苏五分

昆明: 晴 4℃~10℃
市政府文件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

  来源: 昆明市人民政府   2016-12-13 10:41   字号: [        ]

昆政发〔2016〕7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6〕64号)文件精神,加快推动昆明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能力,打造昆明工业经济升级版,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重要意义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源泉,也是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和引擎。近年来,我市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在烟草制丝复烤成套设备、自动化仓储配送物流设备、柴油发动机、数控机床、大型铁路养护机械成套设备、微光红外夜视成套设备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但是,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昆明制造业既不大亦不强,行业关联程度不高,协作关系不深,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待增强;产业链短、配套发展缓慢,部分关键节点缺失,产业链式发展有待加速;产业结构层次偏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产品结构急需优化,制造业面临既要做大又要做强的双重任务。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增强综合实力的迫切要求,全市上下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拉高追赶标杆、积极应对挑战,定向施策、精准发力,努力形成制造业增长新动力,塑造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制高点,实现昆明制造向昆明创造(智造)转变,昆明产品向昆明品牌转变,为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二、 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重要理念,抢抓“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实施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等重大机遇,以做大做强制造业为目标,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核心,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实施“互联网+”为行动路径,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推动制造业低端提升、中端崛起、高端突破,加快构建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集群化制造业新体系,把制造业打造成为助推昆明建设生态工业强市的重要引擎。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完善支持政策,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坚持创新引领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充分利用和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加快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以开放的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拓展南亚东南亚市场,深化与国内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合作,融入和带动滇中经济圈一体化,提升昆明制造业国际化水平。

坚持绿色发展与质量效益相结合。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市的重要着力点,发展生态友好型工业,坚持节约集约发展,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制造业规模、质量和效益相协调,实现绿色发展与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

坚持整体优化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彻底打破传统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坚持基础提升与融合发展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着力破解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夯实制造基础,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合,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目标。到2020年,昆明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和绿色方向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显著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两化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重点领域应用取得明显进展,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十四五”目标。到2025年,昆明制造业竞争力大幅提升,制造业整体素质和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质量效益水平位居西南地区先进行列;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显著成效,两化深度融合迈上新台阶;在全国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专栏 昆明制造2025主要指标体系

序号

类别

指标

2015

2020

2025

属性

1

创新

发展

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0.76

1.3

1.8

预期性

2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数(户)

15

18

22

预期性

3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数(户)

181

220

260

预期性

4

质量

效益

制造业增加值率(%

33.2

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

比2020年提高3个百分点

预期性

5

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40

50

55

预期性

 6

结构

优化

高新技术企业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产值的比重(%

45

50

55

预期性

7

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

13

15

18

预期性

8

两化

融合

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

估算<60

≥85

≥95

预期性

9

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

估算<60

≥80

≥90

预期性

10

宽带普及率(%

估算<65

≥70

≥85

预期性

11

绿色化

发展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累计(%

31.9

14

13

约束性

12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吨/万元)

45

40

38

约束性

13

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

92.5

93

95

约束性

14

规模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59

62

65

约束性

三、 重点领域

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昆明产业基础,瞄准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和非烟轻工5大重点领域,引导向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产品),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化、智能化和精细化转变,提升制造层次,引领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一)先进装备制造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提高新能源汽车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推动汽车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及其核心零部件,重点提升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带动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以及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提高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以新能源公交客车、旅游客车、出租车以及公务用车的推广应用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以推广应用促进产业发展。促进传统汽车优化升级,积极发展传统动力大中型客车、SUV和特种车辆。积极开展内燃机控制技术、排气后处理等技术研究,重点发展高效环保型柴油机;继续突破柴油发动机总成核心技术,形成汽车用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系统、后处理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和批量生产能力,打造我国汽车用轻型环保高效柴油机及配件研发生产基地;围绕工程机械、农用机械配套,积极发展非道路柴油机。

数控机床。加大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和高端核心零部件产业化,打造数控机床全产业链。发展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3D打印)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发展高精度、多功能、柔性化数控设备、增材和减材加工复合机床、专用机床等,推进规模数控机床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围绕汽车、新能源、航空航天、冶金等领域,发展高档数控设备及其配套零部件,提升高档数控设备零部件生产线、工艺装配线等关键设备成套能力,提高高档数控产品质量及产值数控化率,加快数控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数控机床制造的综合实力。

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提升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的研发制造和本地配套能力,完善自动化物流成套装备体系。大力发展烟草、家电、机电等自动化物流系统及商业配送系统物流成套设备;积极发展垂直升降智能货柜、自动提升密集货柜等自动化立体仓库以及高技术、高品质的电动物流搬运设备、液压传动电梯、超大容量曳引电动机等关键零部件;围绕民用机场装备领域开展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推广应用,引进光机电一体化先进技术,发挥装备集成、机械制造能力,提升现代机场物流、行李分拣、餐食配送系统等装备的生产能力和研发水平。

机器人智能装备。重点培育发展搬运机器人、码垛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以及商用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加大机器人共性和基础工艺技术研发,重点开展烟草、冶金、医药、化工及包装等行业的机器人运用技术开发,积极引进并转化国内外先进部件、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鼓励机器人系统的集成应用,重点针对烟草、冶金、医药、化工等行业应用开展机器人系统设计。鼓励开展机器人推广示范应用,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鼓励本地企业“机器换人”。

高端电力装备。加快发展智能电网及配套设备,加快新型传感测量、通讯信息、电能质量控制、决策支持、超导、分布式电源柔性接入技术等智能电网先进技术和新型设备研发及制造,开发500KV及以上电力变压器、高低压开关产品以及大跨越低电阻高抗拉强度架空导线等高端输变电产品及设备,拓展成套电气设备在新能源和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发展储能设备和储能电池及配套控制系统,推进储能电站建设。积极发展30万KW级水电成套设备,增强水力发电的综合实力,形成为省内大型电站提供维修的能力;同时加快发展风电、光伏光热发电等新能源装备,推动高端电力装备产业多元化发展。

轨道交通装备。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创”一体化的自主创新和试验研发体系,重点发展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客运电力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等高端轨道交通装备,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发展轨道交通车体、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信号系统以及制动系统等轨道交通装备配套产品,掌握系统集成和关键核心技术。同时,积极发展与轨道交通配套的高精度和高效捣固稳定车、高效清筛机、带道砟分配功能的配砟整形车、综合巡检车等铁路养护设备以及盾构机等轨道交通工程装备。

农用机械和生物资源加工专用设备。重点发展食品、饮料等生产专用设备,提升生物资源加工专用设备成套能力;依托全省烟草及配套产业,积极发展烟草配套装备,发展制丝、复烤、薄片等烟草机械和智能烤房;基于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对农用机械消费需求以及南亚东南亚的市场需求,突破现代多功能农用机械制造关键技术,研制多功能、高性能作业装备,培育发展丘陵山地、林业生产等专用机械。

重化矿冶设备与工程机械。重点发展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建材设备、起重运输设备、挖掘设备、化工机械等重化矿冶设备与工程机械。发展大中型矿山井下及露天综采、提升和洗选设备以及矿山成套设备;发展冶金精密压延成套设备和水泥成套设备;积极参与石油及天然气输送、炼化设备的研发及制造。

节能环保装备。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高效节能泵、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和节能监测等节能装备;发展环境监测、大气污染防治和废气治理、污水及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环保装备;发展废旧商品回收分拣设备、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备、再制造成套设备等资源循环利用装备;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

通用航空装备。积极引进国内外通用航空器设计研发、制造、运营及其综合保障相关企业,鼓励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完善通用航空运营体系,重点发展公务飞行、城市公共服务飞行、运营保障体系建设、机场基地建设等业务,同时积极发展公务机、通用航空电子系统等通用航空器核心产品,开展通用航空器总体设计和集成技术研发。

(二)生物医药

中药。强化优质药材资源供给和就地转化,发展精制中药饮片、配方颗粒、提取物及深度开发产品,加快中医药与现代医药融合,创新开发天然药物,推动中药名方二次开发和经典民族药开发利用,完善从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到中成药开发利用的中药产业链。继承与创新并重,推动名方名药的二次开发及应用,大力推进三七、天麻、灯盏花、丹参、青蒿素、金银花、板蓝根、重楼等药材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针对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研制一批作用机理明确、临床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有效的中药产品。结合GMP改造,支持制造企业广泛实施智能化改造提升,培育一批国内一流的医药行业智能化改造标杆企业。

生物技术药。加强医学疫苗、抗病毒新药制剂等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基因工程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治疗性疫苗等新型疫苗的开发,提升赛宾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及联合疫苗的生产及供应能力,发展针对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抗体药物、重组蛋白质药物以及国内市场急需的血液制品,鼓励基因检测、细胞治疗等新兴领域产品的开发,构建干细胞技术引进、转化、研发再创新及应用一体化平台。

化学药。坚持原研药和仿制药、高端制剂和高端原料药并行发展,重点研发生产国内短缺的高端化学药,发展基于缓控释、靶向、透皮、黏膜、载体给药等技术的新型制剂。鼓励自主或联合研发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病毒感染等重大疾病的创新化学药物。围绕国际市场尤其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剂型先进、使用方便、市场需求大、产品质量高的出口型高端药品。

医疗器械。积极引入医学影像设备、体外诊断设备和试剂、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等产业化项目,带动高性能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在本市快速发展;加强与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高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生物3D打印技术等新技术在植入、介入产品中的应用。积极发展家庭便携式、可穿戴等移动医疗和辅助器具产品以及远程医疗配套设备;鼓励研制基于中医学理论的医疗器械产品;提升医用即溶止血纱布、可吸收止血纱布等传统医疗器械的竞争优势。

健康产品及延伸服务。围绕三七、石斛、天麻等药材,重点发展改善记忆、调节血脂血压、抗疲劳、提高免疫功能等功能性保健食品。围绕金银花、鱼腥草等药食同源食品,发展药膳、茶酒、饮料等养生产品。开发具有云南特色的高质量天然养颜护肤产品、养生保健精油及药用日化产品等衍生产品。探索涵盖药品开发、临床及生产的全链条孵化模式,强化市场营销、品牌运作,拓展远程医疗、健康咨询、民族特色养生、基因检测、细胞免疫治疗等多元化大健康服务。

(三)新材料

先进基础材料。重点发展以金、银、铂等贵金属为基材的钎焊材料、键合金丝、蒸发材料、贵金属溅射靶材、电接触材料等关键材料;开发新型系列化LTCC电子浆料、太阳能电池电极浆料、触摸屏电子浆料等高端电子浆料;推动钴铬合金、氧化锆等高值医用耗材的研发和应用。发展铸铜转子、单晶铜等高性能专用铜材及镁铜合金、高强高导电铜合金等铜基合金新材料,开发高纯无氧铜压延铜箔。发展高精铝箔、低损耗电缆铝材及铝钪合金等新型铝合金材料,推进航空高端合金板材,轨道交通车辆用铝型材的研究和产业化。发展高品质锡基球型焊粉、无卤免清洗无铅锡膏、精密预成型焊锡片、超细焊锡丝、甲基锡、高级锡箔等锡材精深加工产品。发展大型钛板、带材和焊管等新型产品,并针对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等重点领域,积极发展高端专用钛合金产品。大力发展新型高强韧汽车用钢和轨道交通、特种装备、新一代功能复合建筑用钢等高强度、耐磨、耐蚀高性能特种钢。加快发展磷酸盐、次亚磷酸盐等食品级、医药级或电子级精细磷化工化学品;推进石油化工新材料发展,促进高性能聚烯烃材料、合成树脂、特种橡胶等石油化工产品开发利用。

关键战略材料。加快发展超高纯锗材料、高效太阳能电池用锗单晶,锗硫系玻璃光学新材料等红外光学新材料,加快窄带半导体红外探测材料产业化;拓展高性能铟化合物、铟基合金产品,积极发展铜铟镓硒、铜铟硫等含铟新型太阳能薄膜光伏材料等;加快发展高纯镓材料,推进砷化镓、磷化镓等先进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钕、铁、硼等稀土磁性材料及器件,满足机电一体化、汽车电子、通信等领域对于高档磁性材料的需求;突破荧光纳米晶材料及聚合物复合材料技术,提高LED灯发光效率和寿命;提高机动车尾气催化剂载体材料配套水平,满足国Ⅵ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发展依托低温共烧结技术的陶瓷膜产品,自来水生产、污水处理高效中空纤维膜产品等高效性能分离膜材料,加快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品用电池隔膜研发和产业化。

前沿新材料。加快液态金属印刷电子、室温3D打印、合金材料、印刷功能墨水、先进散热技术、热界面材料、国防应用技术、能源利用技术、生物医用材料技术、智能机器等“十大技术和产业”发展;培育发展钛合金粉末、铁基合金粉末等3D打印材料,高性能超导线材、涂层导体等超导材料,石墨烯基电极材料、薄膜等。

(四)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制造。强化提升光电产业,发展光电子一体化设备、光学加工及光学应用系统、光电子器件等优势产品,发展碲镉汞红外探测材料与器件、晶体及蓝宝石相关设备,电池、现代通信光缆光纤等,加快光机电一体化、智能化、规模化发展,强化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壮大电子信息材料,着力突破半导体材料产品高端化技术瓶颈,推动新型元器件材料、传感探测材料、高端发光二极管(LED)封装材料及光电子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应用及产业化。培育智能电子产品制造产业,支持网络化、智能化等新型智能硬件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加快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新兴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推动VR虚拟现实及AR增强现实在智能家居、智慧旅游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引进新兴消费电子产品制造,支持整机产品深度参与配套芯片研发及产业化,发展高安全性工业控制智能产品及系统。

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大力发展面向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自动化、流程管理等环节的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鼓励发展面向金融、建筑安防、交通、汽车、医疗等行业的信息系统设计、集成实施、系统运维等服务。加快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技术的综合应用及空间技术与其它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加强泛亚语种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开发工具、系统管理等特色应用软件研发,发展烟草、花卉物流、文化教育等领域的软件开发外包服务,提升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和层级。推动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创新和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

(五)非烟轻工产业

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健康乳品和特色饮品,开发粮油、畜禽、茶类、野生食用菌和花卉、水果、蔬菜等无公害食品、无公害饲料和林木深加工产品。推进智能家居、板式家具、红木家具、软体家具、人造板、实木家具、实木门、实木地板、实木楼梯、涂饰板材、家具配件等产品的开发生产。深度开发珠宝玉石加工及斑铜、石雕、刺绣、民族服饰等地方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加大科技投入和新产品开发,引导企业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发酵技术、催化技术、高精分析技术等,大力发展香精、香料、芳香油和芳香化学品等日化产品。推广应用食品加工、包装数控设备、自动化生产线及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提升食品饮料、家具家居、包装印刷等行业的生产自动化水平;培育引进电商、网商销售本地产品,引导产品从区域辐射内销型向外销型转变。

四、 重点工程

(一)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紧紧围绕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昆明重点发展领域,选择代表性行业先行示范,定期研究和发布技术创新路线图。针对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性、全局性领域,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创新联盟资源,组织联合攻关,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性技术。到2020年,推动实施100项新兴产业产业链关键技术突破项目,认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5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

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导、以人才为支撑、以园区为载体,整合资源,采取政府支持、股权合作、成果分享的市场化运作新机制,建设一批跨地区、跨领域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大力引进国内外创新资源,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的先进制造业创新集群。鼓励和支持企业创建企业技术中心,提高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打造一批开放高效、专业化水准高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产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达60%以上,累计认定企业技术中心400个以上,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

发展制造业创新服务机构。建立多层次的专业化、社会化创新中介服务体系,面向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咨询评估、知识产权资本化、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服务。加强股权、知识产权、债权等产权交易服务机构管理,推进市域范围内各科技要素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市场化运作,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设立知识产权运营公司,开展知识产权收储、开发、组合、投资等服务,盘活知识产权资产,加快实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到2020年培育重点科技服务机构300个,引进国内外知名科技服务机构30个,打造科技服务业聚集区8个。(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市质监局)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成果运行、转化和协同推进机制,支持和促进重大技术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加快提升制造业领域知识、技术扩散和规模化生产能力。鼓励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方面加大投入,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专业研发机构,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实院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权,按照不低于科技成果转让收益的60%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按年度更新《昆明市名优工业产品目录》,支持本地新兴产业产品进入政府采购目录,促进新兴产业产品在政府投资工程和项目中优先采购选用,通过本地新产品的首购、首用,帮助企业扩大市场、做大做强。(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发挥我市军工企业资源优势,建立健全军民技术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围绕物联网、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光机电和通信等领域,引导先进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渗透。充分发挥地方优势,鼓励先进成熟民用技术和产品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应用。培育一批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企业和军民结合特色产品,做大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经开区管委会、昆明警备区)

(二)实施工业互联网工程,拓展工业转型新路径

制定并实施工业互联网推进计划。全面提升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宽带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支撑能力大幅提升,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深入应用,工业互联网与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创新稳步推进,新兴产业互联网运用管理能力明显提升,支持生产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实现跨界融合,并逐步推动全市重点园区特色产业错位布局,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互联网众创空间;培育一批涵盖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企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完善工业互联网支撑体系。统筹网络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构建以“网络+云资源+公共平台”一体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保障“互联网+”应用需求。大力实施工业信息基础设施“企企通”工程,满足园区内企业高带宽专线服务需求,2020年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内企业基本实现高宽带专线全覆盖。组织开展大中型企业宽带专线服务,实现工业信息基础设施与服务“进企业、入车间、联设备、拓市场”。加快构建大数据产业链,促进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在工业领域加快推进大数据示范应用,以应用推广带动技术和应用创新,形成一批各行业的示范典型。(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相关通信运营商)

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升级。融合应用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工业互联网思维,发展具备互联网功能或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向价值链高端跃升。打造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生产制造流程,建立具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特征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和制造执行系统,顺应制造业产业形态和生产模式变革,建设一批具有我市产业特色的智能工厂。建立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供需有效接口,实现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的资源共享。培育发展特色电子商务、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依托互联网的产业链协同体系,打造开放化的供应链管理平台,提升供应链协同和商务协同水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推动两化融合发展。重点促进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融合创新。每年培育10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推进企业将信息化全面融入企业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信息技术在产品和装备中的应用,实现产品、装备的提档升级,并形成综合的企业研发团队;通过不断优化业务流程,逐步建立覆盖全部业务管理的企业信息化系统,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并形成稳定的信息化管理团队。(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三)实施企业技术改造工程,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

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支持重点领域企业设备更新,通过购置先进适用设备,实施设备更新和升级换代,加快老旧设备淘汰,提升装备自动化水平。鼓励首台(套)装备使用,支持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本地重点推广应用的新产品、新技术。加快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等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应用推广,鼓励企业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人机智能交互、自动识别、分布式控制等先进制造技术。在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每年启动10家智能工厂示范工程建设项目。(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

加快企业规模化改造。在全市选择一批增长速度快、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发展后劲足的企业,制定大企业(集团)培育计划,强化协调服务指导,落实优惠扶持政策,支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围绕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组织企业实施国家一类新药、智能化输变电设备等一批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代表行业创新水平的重大新产品攻关项目。在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行业单打冠军企业,市场占有率(或销售额)在细分行业中排位达到前三名。(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质监局)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对重点企业进行全面梳理,建立技术改造、技术攻关、两化融合、节能减排等重点项目库,实施动态管理,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项目全覆盖。每年市政府确定一批市级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计划,建立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审批、规划、土地、环保等问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境保护局、市规划局等市级相关部门)

(四)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塑造昆明制造新优势

完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适合昆明制造发展要求的先进标准,不断健全质量认证、产品鉴定、检验检测等认证认可体系。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积极参与国际国内、行业和昆明市地方标准化活动,鼓励和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不断扩大产业技术标准话语权。建立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提高企业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水平。到2020年,全市工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98%以上,建立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3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质监局)

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引导和支持企业导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动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和专业质量管理团队,提升企业质量设计水平、经营质量和绩效水平。支持专业管理机构建立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加快先进质量保证技术和智能装备应用,着力促进重大装备、关键原材料和基础元器件等产品质量向适用性、稳定性和高可靠性转型。(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质监局)

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推动企业严格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制、产品“三包”和缺陷产品强制召回等质量安全责任。加大对质量违法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加强对关系人身财产、安全、卫生、环保、民生等重点领域的行业准入和市场退出机制。完善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机制。构建系统完备的质量诚信体系,健全质量信用信息征集共享制度,完善不良信用记录和失信行为惩戒制度,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市质监局)

实施工业品牌培育与创建。围绕新兴产业制定和实施品牌培育计划、市长质量奖培育计划,鼓励企业对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组织争创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云南名牌产品、省市质量奖和中国质量奖等,全面提升昆明制造的品牌知名度。实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示范区建设,争创一批驰名著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和中华老字号企业。引导和支持企业实施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到2020年,创建云南名牌400个以上,云南名牌企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30%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工商局、市质监局)

(五)实施制造业服务化工程,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

培育服务业新业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服务业体系,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云计算、物联网服务、电子商务、互联网平台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态发展,推广北斗导航系统应用服务与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提高工业设计能力。推广以绿色、智能、协同、和谐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支持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工具软件。鼓励科研机构、工业企业、设计单位、高等院校间加强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创新,加快构建工业设计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机制,鼓励企业加快工业设计中心建设,逐步形成国家、省、市三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体系。加快建设一批功能、设施配套齐全的工业设计产业园及工业设计专业网络平台,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拉动能力强的工业设计示范项目,着力开发工业设计服务市场,加快设计产品市场化步伐。(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引导企业拓展在线监控诊断、远程故障诊断及维护、工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运行维护、网上支付结算等新业务及产品后市场服务,不断完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鼓励企业重点打造产品后市场服务、大规模定制、总集成总承包、供应链整合管理、品牌和核心技术服务及其他制造业服务化新业态、新模式项目,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进程。(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六)实施产业开放合作工程,扩大产业全球影响力

支持企业跨国经营。紧密围绕国家经济战略,引导企业投资国外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种植,建立境外生产加工基地,进一步稳定境外能源供应、原材料供应渠道,适度转移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及富余产能,利用境外生产要素实现原产地多元化。支持企业通过并购国外研发机构或团队、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或实验基地、整合国外品牌和营销渠道等方式,创造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在境外发行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鼓励与境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本合作。(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以产业链高端和技术创新环节作为招商引资重点,进一步加大对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引资力度,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领域。促进引资与引技、引智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的综合效应与溢出效应。(责任单位: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和带动全市加工贸易企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创新加工贸易增长方式,推动加工贸易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大力引进龙头型、带动型先进制造业项目和终端产品制造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和大型物流企业用好保税仓储优惠政策,在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设立保税仓库。支持区内加工贸易企业拓展外发加工、委内加工、返区维修、深加工结转等保税功能,带动地方产业配套。(责任单位:高新区、经开区、市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七)实施产业布局优化工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产业错位集聚发展。以滇中新区与昆明市融合发展为契机,统筹全市产业布局,围绕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成链发展、关联发展,鼓励各区域错位布局、特色发展。国家级开发区重点发展2-3个主导产业、省级工业园区重点发展1-2个主导产业。依托“5区13园”全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市级层面严格按照各区域产业定位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做强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深入推进主城区企业转型升级。围绕老城区功能调整与转移疏解要求,继续推动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盘龙区的老城区制造环节向外围区域转移搬迁,强化主城区与外围区域的联动发展,根据片区改造规划及计划安排,分期分批,推进主城四区异地搬迁技改项目的搬迁工作。重点抓好一批带动性、支撑性强的项目有序搬迁,合理引导重大项目搬迁新址的选择决策;加快推进云铜集团搬迁异地技改项目进程,探索形成行业领军企业异地搬迁的成功模式;针对不符合主城区功能定位的传统产业,按照园区产业定位,实现行业的“组团搬迁”。(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环境保护局、市城市更新改造办)

加快中小企业特色集群发展。构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托现有的各级产业园区,以区域主导产业为核心,推动和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公共服务配套完善的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为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提供发展载体。支持公共性、公益性专业服务平台建设,支持社会资源新建服务平台。积极拓展创客空间,推广“创客空间”模式,推进创客载体建设,提升创客服务能力,拓展众创联盟。到2020年,推荐认定创新孵化基地和服务平台100个以上,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

(八)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提高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遏制“两高”行业发展。执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制定环境保护准入负面清单。推进大气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今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新增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指标,应依照规定通过排污权交易取得。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实行碳排放统计制度,编制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制度,完成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环境保护局)

加快工业领域能效提升。以钢铁、石化、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为重点,积极运用环保、能耗、技术、工艺、质量、安全等标准,依法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组织实施工业锅炉(窑炉)、电机系统、余热余压利用、能源系统优化等重点节能工程,完善重点耗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实施能源动态监控和优化管理,每年实施一批重点节能减排项目。推动重点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将能源管理体系贯穿于企业生产全过程,定期开展能源计量审查、能源审计、能效诊断和对标,发掘节能潜力,构建能效提升长效机制。实施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带动行业整体能效提升。(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环境保护局)

扎实推进清洁生产。引导企业广泛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估。推广清洁高效制造工艺,积极引导重点行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在生产过程中推进有毒有害物质替代,从源头削减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围绕钢铁、石油炼制、火力发电等高耗水行业,实施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开展水平衡测试及水效对标达标,强化高耗水行业企业生产过程和工艺用水管理,严格执行取水定额国家标准,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工业废水处理回用,推动工业园区集约利用水资源,实行水资源梯级优化利用和废水集中处理回用,推动钢铁、火电等企业充分利用城市再生水,支持有条件的园区、企业开展雨水集蓄利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环境保护局、市水务局、市节水办)

推动循环发展。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体系,促进企业、园区、行业、区域间链接共生和协同利用,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积极发展再制造,鼓励再制造产品推广应用。推进各类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生产过程耦合和多联产,提高园区资源产出率和综合竞争力。实施“千百十”工程,开发千个绿色产品,培育百家绿色工厂,打造十个绿色园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环境保护局)

强化节能环保监管。严格落实新《环保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耗能产品(设备)能耗限额和准入指标,严格实施项目能评和环评制度,提高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准入门槛,大幅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加强节能环保执法力度,加大对违规排放企业的处罚力度,实行差别化电价,促进企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环境保护局)

五、 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昆明市实施“中国制造2025”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全市制造强市建设工作,推动落实国家、省重大政策措施,研究部署全市制造业发展的产业规划、扶持政策、工程专项和重要工作安排,指导各级各部门开展工作,协调跨区域、跨部门重要事项,加强对任务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成立制造强市专家咨询委员会,研究制造业发展前沿性、战略性课题,对制造业发展重要决策提供咨询。建立任务落实情况督促检查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实施中期评估,对照国家、省两级要求和昆明实际情况,对目标任务进行适时调整。

(二)强化要素保障

在制造业企业投资建设重大项目审批立项、环境评估、资金筹措等环节开辟绿色通道,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积极保障重大项目用地,探索建立工业用地供应服务平台,建立工业用地供应信息公开共享机制;用地计划指标优先支持优质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逐步建立存量工业用地及闲置厂房流转机制,进一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支持企业集约节约用地,对在存量工业用地范围内利用空地、拆除现有建筑重建或加层等方式扩建来实施技改的企业,经批准后可通过容积率奖励的形式,减免新增建筑面积部分的土地出让金。

(三)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积极争取国家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专项资金支持;优化财政资金对制造业的支持,重点投向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制造业转型升级关键领域,引导我市制造业企业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变。加快研究支持智能制造发展的相关财政政策,并对现有政策进行整合。着力在人才引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利申请、知识产权转让与交易等方面打造良好创新环境,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确定一批重点项目、重点产品和重点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充分应用市政府相关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政府采购预算管理,鼓励采购主体在同等条件下面向中小企业进行采购。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制定项目收费标准不高于国内同类城市水平。

(四)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推动设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大对制造业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装备制造企业设立直接服务产业发展的财务公司、金融及融资租赁公司等。鼓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创新产品服务,加大资金支持。以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战略新兴板和新三板转板机制推出为契机,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证券市场、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上市、挂牌,借助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并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发行各类债券,积极引进保险资金、信托资金等。整合政策资源和金融资源,做实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推动建立政策性担保机制,全面实施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破解企业融资瓶颈。

(五)营造良好环境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消除民间资本依法进入相关战略重点领域的各种隐性壁垒。支持工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紧缺型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加强高技能人才终身职业培训。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每年重点对全市产业高端化发展情况、企业投资环境、要素保障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完善统计监测、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监督考核机制。

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并结合各自实际,在本实施方案印发之日起2个月内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细化有关工作和政策措施,确保各项目标顺利实现。市政府目督办要加强对有关工作推进情况的督促检查。

昆明市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