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五分

昆明: 小雨 4℃~8℃
媒体聚焦

以科研力量推进昆明水环境治理

来源: 昆明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   2021-05-21 17:07   字号: [        ]

有水的城市才有灵性,昆明因水而生、因滇池而兴。为了让昔日的高原明珠重放异彩,一代代环保人锲而不舍地努力着。滇池是富营养化湖泊的典型代表,是三湖治理难点。长期以来,昆明汇集了大批的科研人员,对滇池保护治理“开方抓药”,系列科研成果为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定及保护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成为守护滇池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

清晨时分,在海埂公园滇池水域,一艘“绿色治藻”作业船正在进行水面例行巡航除藻作业,滇池蓝藻防控处置作为水环境治理的一项长期工作备受关注。针对这项内容,昆明市环科院、滇池生态研究院的科研人员通过对蓝藻水华的爆发机理和生长限制因素的研究,为相关部门制定滇池蓝藻水华分级预警及应急处置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仅如此,针对滇池治理的难点、堵点,围绕滇池环境调查与评价、富营养化成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等方面开展了研究,经过科研单位的踏勘、调研、研究等努力形成一系列科研成果。

仅“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就持续开展了十余个国家水专项课题及世行项目、中瑞国际合作项目等,形成了包含高原湖泊流域营养盐迁移转化过程模拟、湖滨区设施农业集水区内面源污染防控、高原严重受损湖泊的“分区生态系统修复-湖滨带建设-湖滨区基底修复”整装成套技术等。滇池治理经过30多年科学研究,攻克了一批难题,形成了流域污染源解析、水环境模型、控源截污和生态修复技术等一系列成果,并且不断推进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为滇池治理的决策、重大治理工程的实施等提供了支撑。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为科学“守护”滇池乃至全国的水环境保护治理注入了活力。

“十三五”期间,在继续狠抓控源截污的基础上,围绕精准治污、提质增效展开研究。通过系统分析不同情景下污染物总量削减方案与湖体水质达标响应的关系,确定了城镇生活点源、工业点源、城市面源、农业农村面源入湖污染负荷控制目标和削减需求。在此基础上,从源头管控出发,制定出台了适用于滇池流域的污水收集处理、雨污合流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业企业污水处理等关键环节的污染治理规范标准,支撑水质目标管理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其中,《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出台,成为全国范围内最严的限制要求,这对于滇池这样人口高度聚集、水资源极度匮乏的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