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五分

昆明: 多云 4℃~15℃
投资动态

智能制造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 昆明日报    2021-12-13 07:58   字号: [        ]

日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云南省首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名单,涉及装备、医药、化工、生产性服务等多个行业。经企业申报、州市推荐、处室审核、专家评审、征求意见、名单公示等程序,确定10家企业为云南省第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其中,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家昆企入选。记者近日走访了云南白药、三环中化、昆药集团,看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如何实现“昆明智造”。

云南白药

智慧工厂年产牙膏5亿支

AGV小车有序将原料传至生产线,托盘机器人准确抓取成品放入仓库,全自动回收清洗系统,每一批次完成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污染……在云南白药牙膏智慧工厂,全智能化提高了每个环节的效率。正式投产1年多来,智慧工厂设计产能5亿支,自动灌装生产线每分钟最高可生产牙膏510支,成为牙膏行业首个取得智能制造突破的案例。

四套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云南白药牙膏是云南白药集团日化系列第一个产品,投入市场以来,订单量和产量逐年增长,原有厂房、设备无法满足企业中长期规划发展要求,健康产业园区建设势在必行。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对传统行业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消费个性化需求进一步突出,以往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向小批量、定制化和个性化转变。为适应行业发展,云南白药计划抓好生产制造和产品制造转型升级,对标工业 4.0,率先在国内建设全球一流水准的牙膏智慧工厂。

实现牙膏生产的智慧化,面临生产流程长、设备种类多、信息网络复杂、数据量大且不统一、参考案例缺乏等多方面困难。对此,项目团队深入研究信息化背景下设备工艺互联互通互融的难点痛点,从仓储物流、配料制膏、灌装生产、自动化及信息化进行全面创新设计,提升整体水平。

经过1年多施工,2019年9月下旬,云南白药智慧工厂完成设备调试,第一支试生产牙膏下线。该工厂总建筑面积89395.04平方米,引进了世界先进的自动化粉体输送系统、液体输送系统、均质系统和灌包装系统,实现整个制膏和包装工序高度自动化。“信息系统搭建是实施智能制造的核心。”云南白药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原有基础上,工厂新建的MES生产执行管理、LIMS实验室管理、WMS仓库管理以及条码管理四套系统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降低投资成本近3000万元

MES系统与上层ERP系统以及底层自动化系统集成后,工单下达到产品完工入库可全生产过程管控,确保各类生产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WMS仓库管理系统通过智能仓储与物流模块的建设,建立云南白药牙膏科学、统一、规范的物料识别码规则与作业流程,可提高物流效率及仓储空间利用率。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搭建了优良实验室自动化运行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可对大部分符合条件的仪器进行数据自动采集、自动处理及保存。条码管理系统对每1支牙膏赋码关联,打造一物一码,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水平,实现生产线数据精准关联,工厂到分仓、分仓到经销商、经销商到门店的窜货实时预警及稽核,再到消费者的物流追踪及防伪查询。

云南白药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化设定全面优化了生产过程。以制膏环节为例,攻破从前牙膏配料制膏存在的环节多、人工干预多、生产效率低、质量控制难等问题,优化后的“一步混合制膏法”,在原料进入车间后所有环节均由机器完成,首次实现行业内牙膏配料制膏系统全封闭自动化生产、自动清洗。和传统工艺相比,仅制膏环节就节约设备约54台,减少1000余个控制点位,降低自动化设备投资成本近3000万元。

作为业内智能制造的标杆,接下来,云南白药将继续利用现代科技提升健康品质,打造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以体验、服务业务为核心,集智能研发、智能管理、智能制造、智能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企业,从药材种植、原材料加工等方面构建新竞争力,稳步推进大健康战略。(昆明日报 记者张怡

三环中化

打造“一部手机管工厂”系统

走进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办公区、生产区、重大危险区划分明显,进入每个区域的人员/车辆均实行区域授权,为企业管理设起了第一道屏障。这是数字化转型后该公司最基础的改变。

2018年启动实施数字工厂项目建设以来,三环中化通过实时数据网络、办公网络、视频网络三网融合,实现生产过程数字化、现场运行数字化、制造资源数字化、物料管控数字化、质量管控数字化,解决了纸质记录内容繁琐、各信息系统数据无法互联互通等关键问题,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一部手机实时掌握生产信息

“‘一部手机管工厂’是数字化改造后企业最大的特点。”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移动App,后台能随时随地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

以安全生产管理为例,传统检维修作业票办理采用纸质票证,完成签字审批流程后检维修人员才能入场工作。纸质作业票存在代签、改签、不签、审批时间长等问题,风险识别过程和现场安全措施落实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经验,容易出现识别不到位、措施缺失等问题。同时,纸质票证保存、追溯、统计和分析工作量大,难以发现问题。对此,三环中化建成全省首家电子安全作业票证系统。通过平台,工人使用手持PDA和定位功能便能线上提交申请,后台通过现场照片判断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并给出审批意见,实现现场办票、现场安全交底、现场落实,降低安全风险、提升效率。

在成本管理上,从前生产成本需设多人专门核算,数据滞后、工作量大、报表单一,大量纸质数据给保存带来困难。数字化管理后,系统自动取数、自动核算,数据报表及时,无需人工参与。

除了优化流程,三环中化的数字化平台还打通了多个业务系统。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升效率,企业已有SAP、办公系统、综合系统、视频中心等11个系统,负责处理不同业务板块数据,但各个系统相互独立,当需要同时分析多块数据时,只能将数据单独导出,用表格手动汇总。经过整合,11个系统数据统一汇总至数字工厂平台,有需求时直接调用。

数字化转型经验成业内标杆

在该公司数字化平台上,风速、风向、降雨量等情况实时呈现。根据这些信息,管理人员给出生产指导,风速过大不宜高空作业、发生火灾等突发情况朝哪个方向疏散、降雨量过大生产现场须作好防范等。值得一提的是,摒弃传统巡检没有定向目标、故障解决需层层报批等方式,数字化改造后的智能巡检按既定路线进行,工人到达指定点位后,使用手持PDA扫码或NFC感应后填写巡检数据、拍照上传,发现故障第一时间报后台处理,系统及时记录,为今后追溯提供了便利。

通过数字化,目前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成效显著。新增声光气体监测及超限报警传感器95个,实现系统自动应急处置。2019年以来,共实现8个百日红,硫酸连续运行天数最长达到375天,在化工企业设备长时间运行困难大、不稳定性因素多的情况下,为行业提供了示范。通用备件周转天数由原来的30天降为5天,备品备件库存由4500万降低到2900万,降幅35%。优化完成冗余流程426个,人均产值由41万元/年提升至80万元/年。在智能化管理下,企业获“磷铵产品效能领跑者标杆企业”称号。

接下来,三环中化将在数字工厂平台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完善功能模块,加快检维修管理系统、质量检验数字化实施和中心控制室建设,将分散控制转变为集中控制,统一调度,进一步提高生产控制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效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发力建设3D智慧工厂。

昆药集团

三年内发展成中国中药品牌TOP10

在智能制造成效上,昆药集团的智能制造项目拥有很高的评价: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天然植物药无菌制剂药品生产的质量保证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升天然植物药制药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据了解,中药注射剂大品种先进制造技术标准验证与应用—血塞通数字化生产平台建设项目包含:建成全产业链先进制造智能管理系统;新建年产能80吨三七总皂苷天然植物药创新基地;完成现有冻干粉针剂生产线的升级改造及扩建工程,建成冻干粉针剂车间智能制造系统。

事实上,早在2017年,昆药集团 “天然植物药提取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就成为云南省唯一入选项目。该项目主要承接公司三七系列制剂原料药——三七总皂苷的产能转移。其生产车间按国家新版GMP(2010版)标准建设,全流程智能制造,自动化、数字化均属国内先进水平,最终形成年产三七总皂苷80吨的生产规模。

在血塞通产品上有16项专利

作为云南最具特色的优势生物资源之一,三七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和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20世纪70年代,昆药首次分离出三七中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三七总皂苷中间体,并于1983年应用于临床。1996年,首次将冷冻干燥技术应用于天然药物注射剂生产,开发出三七总皂苷冻干粉针——络泰(注射用血塞通),填补了国内天然药物冻干粉针制剂空白。

三七总皂苷是目前植物原料药生产工艺最为复杂的品种之一,也是植物药中疗效稳定、附加值较高的品种。智能制造项目的实施,不仅对企业未来发展、提高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对植物药领域由粗放型生产管理向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的转变具有特殊的意义。

昆药集团在历经30多年的创新发展后,在血塞通产品上拥有16项专利技术,不仅成为三七血塞通系列制剂的原研者和国家标准制定者,也是三七制剂产品线最全的企业,被誉为“三七创新科技引领者”。目前,昆药集团已成为中药注射剂大品种智能制造实施与应用的企业,对制药行业的智能制造推广起到积极的借鉴和示范作用,并可作为推广示范基地,在行业内有较好的标杆引领和示范效应。

今年,正值昆药集团成立70周年,站在新起点,奋勇开新局,昆药集团将不断创新,构建公司在优势治疗领域的研发梯度,朝着“三年内发展成为中国中药品牌TOP10”的目标稳步迈进,持续发掘中医药宝藏,让中国智慧造福世界人民。(昆明日报 记者郭曼